在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中,那一段段气壮山河的历史,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慷慨壮歌。
山河为证。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全国,从胜利走向胜利,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
岁月为名。回望峥嵘往昔,无数赣鄱儿女浴血奋战、向死而生,用赤诚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孕育了融入民族血脉和灵魂的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大使命责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凝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力量,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地方。
如今,放眼赣鄱大地,到处红旗漫卷,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神代代传、发展日日新的生动故事。
2021年仲夏时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北京正式开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中,来自江西省的70余件(套)文物亮相。这批珍贵的文物,再现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诉说着信仰之美、英雄之气。
革命战争年代,江西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有25万余人,但是更多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的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收藏了2716份烈士档案资料、4100余张烈士照片、1115件革命文物。春去秋来,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来到这里,重温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初心使命。
江西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包括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在内,全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96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3650件(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3家,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2家。
2019年6月3日,省四套班子成员和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来到瑞金、于都瞻仰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以此拉开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帷幕。
2021年清明前夕,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专题读书班把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的课堂放在了革命圣地井冈山。
2021年10月21日,刚刚履新的省委书记易炼红专程来到井冈山调研,怀着崇高敬意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他强调,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际成效告慰革命先烈,努力让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近年来,我省发挥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以遍布全省的革命旧居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课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信仰的力量,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践行者。
2022年3月15日,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该中心由中宣部指导,江西省委宣传部等7家单位共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守正创新、扬优成势,不断完善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在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迈出坚实步伐。
平台载体更加完善——
我省扎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87个县(市、区)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新建和改造提升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一批红色展馆,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红色资源整体保护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真生动!没想到红色纪念场馆还有这种展示方式,能让我们以‘亲临’革命战场的方式,了解革命文物、回顾革命历史,大大增强了体验感。”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多媒体影像展《攻打敌军总指挥部》后,南昌市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发出赞叹。
品牌特色更加鲜明——
我省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基层党建、文化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抢险救灾、志愿服务等各领域,创造了“党建+”、红色旅游、红色治理、红色驿站等特色品牌,形成了传承红色基因强党建、稳基层、树新风、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村里的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是我省打造的红色名村之一,村里的老党员曾天保谈起村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我省分3批建设了210个“过去有红色故事、当代有蓬勃新貌”的红色名村。目前,红色名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普遍超过10万元。
红色故事更加生动——
围绕发生在江西的党史重要事件、重大活动等,我省加强红色教育培训,把红色基因传承与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中小学校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打造革命传统教育高地,创作推出了《三湾改编》《邓小平小道》《一个人的长征》等一批优秀文艺精品。
“赣南是一片红色土地,也是戏曲资源的富矿,守正出新和力求精品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日前,《一个人的长征》主演杨俊获得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他所诠释的赣南采茶戏舞台经典人物形象,让红色经典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寻江西九江籍烈士饶宏江亲人,他长眠于云南省蒙自烈士陵园,静待亲人祭拜。”2021年6月的一个晚上,九江市民微信朋友圈被这条信息刷屏。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查阅资料、实地走访,数万名市民加入寻亲接力赛,不到12个小时,即在柴桑区城门街道白畈村找到了烈士的后人饶强。
为烈士寻亲,是我省各地组织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崇英烈、关爱烈属浓厚氛围的生动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弘扬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历久弥新、永放光芒,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传承,体现在扭住发展之要中。我省坚持把双“一号工程”作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的长远之策、制胜之道,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数字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优化营商环境按下了快进键。其中,宁德时代投资500亿元打造宜春新能源锂电池全产业链项目,项目从接洽到正式开工只用了10个月,创造了宁德时代项目投资的新速度。
传承,体现在扛起为民之责中。今年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间,赣南苏区23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10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过去困扰赣南人民的住房难、喝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赣南苏区全面迈入“高铁时代”,老区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传承,体现在永葆担当之心中。一封封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写满名字的值班表、一个个舍小家顾大家的身影……近年来,面对世纪疫情和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实际行动,凝聚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践行是最有力的传承。新的赶考之路上,4500多万赣鄱儿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优良传统,讲政治、践忠诚、勇担当、重实干,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